“我從沒對中國經濟喪失信心。”11月26日,在2017"聚焦CBD"財富峰會上,獨立金融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了對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看好。在他看來,只要維持5%的增長,中國到2049年輕輕松松地成為真正的強國,人均GDP達到3.5萬美金沒有任何問題。
他認為,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是房地產,中國經濟沒有出問題是因為房地產拉起來了。就短期而言,調控政策的影響非常大,“我對于2018年整個市場還是比較擔心的。”他指出,隨著房地產基本面的變化,房地產作為最好的投資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但長期來看,“我一直認為在我們看得見的將來,房地產崩盤的概率等于零。”
中國經濟不會見底
“我們從常識,從不同的維度去看中國經濟,你都不能得出中國經濟很差的結論。”馬光遠表示,對于中國經濟,這么多年有些人不斷誤讀中國經濟的數據,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底部開始往上走了。“有人問我中國經濟會不會見底,我說不會,因為我認為數字特別好,我過去和大家講不要擔心數字,今年好一點,明年壞一點是正常。但是總體趨勢是下行的。”
他用了挖掘機的銷量作為中國經濟向好的印證。“挖掘機前9個月銷售的增幅達到100%,哪里去找這樣的數據?挖掘機不僅僅賣出去,還用得特別好,沒閑著,挖掘機這個指標是我們看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中國經濟三分之一和基建有關,挖掘機不錯,中國經濟肯定不錯,100%的增速是我們所有指標里面最好的。”
對于經濟增速以及上半年數據的反彈,他的見解是:“沒有什么反彈!我們現(xiàn)在的指標很好,6.9特別好,6.7也是特別好的。”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增長,“我的很多同行說中國經濟要見底,我們維持這樣的速度,不要說20年,15年我們肯定超過美國了。對不對?我們只要維持5%的增長,中國到2049年輕輕松松地成為真正的強國,我們的人均GDP達到3.5萬美金沒有任何問題,何況現(xiàn)在這么高的增長。”
馬光遠指出,中國經濟將進入到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新周期。這個新周期有六個層面,第一是政治新周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二是增長周期,中國經濟進入常態(tài)化的增長;第三是科技周期,中國正面臨新的科技革命的重大機遇;第四是產業(yè)周期,產業(yè)從低端進入全球產業(yè)鏈的中高端;第五是動力周期,創(chuàng)新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第六是財富周期,中產階層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
房地產不會崩盤
馬光遠將房地產視為反映中國經濟冷暖、與中國經濟走向緊密相關的最重要指標。2015年房地產的投資增速持續(xù)下跌,2015年年底,政府推出了房地產歷史上最強的刺激政策,去庫存,拉動房地產市場。“2016年經濟為什么不錯?房地產立下頭功,2017年經濟為什么還是不錯?房地產仍然處于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所以這個指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他認為,房地產已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十六大到十九大只有兩次黨代會提到了房地產,一個是十九大,一個是十七大,十七大里面只提到保障房,保障房里面提到廉租房,但是十九大里面把未來的方向和發(fā)展提出來了。十九大報告里,關于房地產表述的話是放在社會保障和民生部分,這意味著房地產的定位變了,房地產從過去的經濟政策變成了民生和社會政策。而隨著房地產基本面的變化,房地產作為最好的投資品的時代已經過去。
可以看到,短期的調控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很大,“因為整個政策如果不改變的話,對于整個的房地產行業(yè)向下的壓力是比較大的。我對于2018年整個市場還是比較擔心的。”他指出,高層要密切關注房地產的市場變化,不要重蹈2014年,2015年的覆轍。
但這不代表房地產行業(yè)不行了,“有人講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我寫了很多文章批駁,房地產在中國是危險領域中最低的。”至于崩盤,概率等于零。理由是,過去20年支撐房地產的6個力量,到今天為止起碼有3個是很強勁的,對于房地產往上的推動仍然存在。
他表示,中國的城鎮(zhèn)化是下一個3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動力。“所以我對于中國的房地產,也一直不悲觀,不悲觀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下一個2.0版本的城鎮(zhèn)化對于房地產的紅利太大了。”而房地產也將一直是中國的支柱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