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濟寧日報2版頭條,以《讓城市“家園”更宜居溫馨——鄒城市整治城市頑疾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側記》為題,報道了我市通過開展交通文明行動、優化城區環境、老舊社區整治等舉措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現城市硬件環境和文明素質的雙提升的先進做法。
交通文明讓城市“血脈”更通暢
近日,在鄒城的主要交通路口,都能看到手持小黃旗、身穿反光背心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在維持交通秩序,他們是由鄒城市交警大隊組織的120名來自六所駕校的學員。
據了解,以“儒潤鄒城 文明出行”為主題的文明交通活動在鄒城已開展多年,“文明交通志愿者”形象深入人心,他們在人流車流量密集的路口,對闖紅燈、不走斑馬線、未禮讓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勸導和糾正,有效提高了市民出行文明素質。
此外,該市在主要街道和重點節點,開展“創城在行動·文明交通”專項整治活動,成立市民巡訪團,對違規停靠車輛進行人工勸離,同時通過拍照取證、強制拖移和利用智能交通監控進行抓拍等辦法,加強對違章停車的治理,活動共清除路障200余個;啟動靜態停車位畫線工作,年內新增停車位3200余平方米,有效緩解了城區停車壓力;在城區商業中心、休閑廣場、車站等重要節點增設公益廣告,營造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圍。
環境優化讓城市“容貌”更靚麗
“原來這里占道經營現象很嚴重,行人車輛混在一塊走,環境還臟亂差。”家住該市因利河附近的市民孟大爺說起以前的居住環境仍然頭痛不已。“現在市里搞創城,經營店面規矩了,背街小巷整潔了,環境一改善,咱鄒城更美了。”
孟大爺的話道出了鄒城重拳治理城區環境帶來的成效。為讓城市“容貌”更靚麗,該市加強對城區街路兩側店外店、亂堆亂放、亂貼亂畫、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的治理,采取加班延點、錯時打擊的方式開展集中整治,徹查徹清城市“牛皮癬”。同時,該市啟動實施道路、棚改、管網、綠化、水系提升“五大工程”,采取現場研究方案、明確責任主體、限時整改到位舉措,先后完成對老城區基礎設施完善、學校周邊綠地市場整治、商業街改造提升、燒烤洗車行業集中、數字化城管平臺建設等重點工作。今年以來,該市共拆除城區違法建設2萬余平方米,開展市容秩序整治51次,市容環境得到明顯優化提升。
社區整治讓城市“家園”更溫馨
“過去俺村在城郊,各家亂搭亂建,垃圾亂堆亂放,你再看現在一排排的樓房,平時生活不出社區全解決了,和城里一個樣!”在該市鋼山街道王蘭社區健身廣場,居民張女士一邊玩著健身器材一邊對社區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停地夸贊。
近年來,鄒城創城工作伴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不斷推進,以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建設為著力點,全力推動社區品質提升,讓城市“家園”更宜居更溫馨。該市先后啟動實施了王蘭家園、程蘭家園、唐王湖住宅小區等10處棚戶區改造項目,今年對21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垃圾清理、路面補修、水電改造、綠化美化、安裝健身器材等提升改造。在社區整治過程中,該市注重路網、管網、綠地等公共設施同步提升,完善教育、醫療、市場、商業等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疏朗了城市空間,優化了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