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房價毀掉年輕人的夢想嗎?
現在流行這樣的一種論調:
“
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想象力。
中國高房價正在嚴重破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高房價正榨干中國經濟的最后一滴血,中產群體艱辛。
”
這些論點,不過是主觀偏見。一些走民粹路線的媒體和經濟學家,更在這種論調上火上加油。他們發表各種輿論,對政府施壓,論點是試圖說服政府降低房價,讓年輕人可以輕松買得起京滬深廣的房子,實現他們的夢想。
如果你信了,你就真的毀了。
人是活的,年輕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如果高房價毀掉了你,那是因為你本來就實力不夠。
2、中國的房價其實并不算高
“
你可以去看看谷歌地圖,會發現中國房價高的區域,只占中國國土面積的一千分之一。
中國的大城市,也只有三個城市比較高。而這三個所謂的房價極高的城市,其實也就和孟買、胡志明、雅加達、馬尼拉之類的窮困國家的大城市的房價差不多,不信你可以查查那些地段的房價。
你也別信那些公知的謊言,說什么美國的別墅有多便宜。美國一些便宜的房子,都是去五金店或超市都需要開車半小時的,這樣的偏僻村居,在中國你也可以隨便買個農家院子改建。灣區硅谷的房子,曼哈頓的房子,比中國的平均房價貴十倍。
中國的省會城市,大多數房價在每平方米一萬元以下。而成都、長沙、西安這些新一線省會城市,只要離開市區10公里,你就可以在小鎮上買到三千多元一平米的商品房和一千多元一平米的農民房。
即使是深圳,你可以買到價格只有商品房五分之一的小產權房。只要離開深圳幾十公里,到了東莞,無論是樟木頭、大嶺山、道滘,廉價房子遍地都是,農民房尤其便宜。而一些工業區很多廠房都空著,你甚至可以租一個工廠來住。
”
我說的都是實話,沒有一句謊言。但是那些強調高房價毀了他們的年輕人并不買賬,他們認為我故意顛倒是非,因為我說的那些低房價的地方,并不是他們的夢想所在。
他們的夢想,總是在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或許還可以加上杭州。
即使是沈陽、太原、石家莊、長春、南昌、哈爾濱、蘭州、南寧這樣的省會大城市,也不能容納他們的夢想。雖然這些大城市的人口規模,都抵得上歐洲一個小國了。
你們的夢想有多大,大到必須在北上廣深才能容納?
你們不是真的買不起房,你們只是不愿住在一線城市之外的地方。
即使在上海,你們也不會愿意住在金山區、奉賢區、崇明區。即使在北京,你們也不愿住平谷、延慶、順義。你們只愿意住在中國國土面積百分之零點零幾的那一小塊底盤。
而你們,也并不是無房族。每個在深圳北京上海叫嚷買不起房的漂泊青年,未必都是沒房的。他們可能在老家縣城有房,鎮上有房,村里還有房。那些房子,都空著,長滿霉味。
所以,中國人并不是缺房子,并不是買不起房,他們只是買不起最貴的那些房子。正如說自己找不到老婆,是指追不到范冰冰這樣的美女當老婆,卻無視身邊對他示情的一大群相貌平庸的少女。
3、一線城市的房價那么貴,為啥有人買?
“
什么叫房價高?沒人買才叫房價高。大家都搶著買,那只能說房價實在太低了。
你認為房價高,是因為你比別人窮太多。沒人欠你一座最好位置的房子,正如沒人欠你一個大美女當老婆。
”
或許這段話讓你很生氣,好像我在歧視窮人。其實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一線的房價真不貴。而且房價還會漲。如果你有錢,或者借得到錢,還是值得買。房子是金融產品。是跟股票期貨一樣的金融產品。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是硬通貨,當你需要錢的時候,隨時可以在短短幾天之內變成幾百萬現金。
一只母雞賣一萬塊錢,你會覺得貴。如果這母雞每天給你下一個金蛋,你會不會覺得一萬塊一只的母雞太便宜了?一線城市的房子,就是會下金蛋的母雞。
一線城市的房產會繼續漲,這是由他們的霸主地位決定的。獲得這種霸主地位的原因,并不是一線城市的人多么勤勞努力,或者吃苦耐勞,或者聰明智慧。更多的是因為政策的傾斜。
中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會在中關村,會在張江,會在深圳南山區。北京海淀區的985大學比好幾個省還多。北京人考北大清華比河南人容易幾十倍。北京市區就有幾十所三甲醫院,而很多小城市一所都沒有。即使是富裕的浙江省,2000年前嘉興湖州衢州麗水這些城市都是一家三甲醫院都沒有。
你只要記住二個基本點:
政府若給三四線小城市三分優惠,一定會給一線城市十二分優惠。
一線城市和三四線若發生利益沖突,政府一定犧牲三線四線利益。
有了這樣多的好處,你怎么指望房價降下來。你怎么指望年輕人不想去一線城市。雖然天才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成功,但是普通人才若是生活在三線四線城市,他們的成功機會就少了一個數量級。畢竟大多數人并不是天才。他們需要一線城市的土壤和各種好處。
4、現實點,不要指望一線城市房價下跌
一線城市的房價會降下來嗎?房地產泡沫會突然破碎嗎?
當然不會。
不是說房子沒有泡沫,而是說為了維穩,不會讓泡沫破碎。由于政策的傾斜,泡沫和經濟危機的痛苦,會優先轉嫁給三線四線。
在2011年之前,中國房價最高的城市并不是北上廣深。而是溫州。
連續五年,中國的房價排名都是溫州第一,排名順序是:溫北上廣深。2011年,政府出臺某些政策,溫州房地產價格腰折,從此中國的房價排名成了北上深溫廣。政府政策打擊了溫州企業的連環擔保,導致溫州經濟損失1600億。
溫州的房子基本上只有本地人買,并沒有很多高學歷年輕人到溫州尋夢,所以即使溫州的房價再高,或者崩盤,外地人也不在乎。
那些年溫州人為什么全國到處炒房?因為北上廣深的房價太便宜了!這么好的一線城市基建設施,這么多的一線城市特權福利,房價居然比溫州低,再剁手也要去一線城市買房!為了下一代更要買房子!——所以溫州的富二代孩子大多數成了北京人、上海人、杭州人、廣州人,深圳人。
溫州房地產腰斬,全國媒體(所謂的全國媒體,實際上主要就是北京的媒體)是一片落井下石的聲音,罵溫州人炒房活該,幸災樂禍溫州經濟完蛋了。溫州沒有任何大媒體大網站,溫州人在官媒和互聯網界毫無話語權。
然后我們換一個場景。如果北京上海的房子一夜之間腰斬,你以為全國媒體會是一片幸災樂禍的嘲笑聲嗎?那些買房的北京人上海人,首付200萬,銀行按揭還有800萬,一夜之間房子就只剩下500萬了,500萬財產不翼而飛,你認為他們會有自我承擔風險的作風么?
所以你們可以放心,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是不會像溫州那樣腰斬崩盤的。因為一線城市的居民,有極大的話語權,有跟國家撒嬌勒索的能力和資本,政府只能繼續寵著他們,不敢讓他們受損失。
溫州的房地產可以崩盤。東莞的工業區可以衰落。但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絕對不會跌價得太離譜。多印點鈔票,出一些吸引外來人員的政策,臨時限制一些土地供給,總之,政府有的是辦法去維持房價。
房子漲價,一線城市的主流人民才會支持政府,這是硬道理。你可以有夢想,但是不要夢想一線城市的房價會低到普通年輕人買得起。
5、生活可以換一種思路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大城市做一個清潔工,也比小鎮文藝青年眼界高。所以我不會勸你回到家鄉的田園,你可以留在一線城市工作,但需要換一種思路。即使你父母沒錢幫你,你也不會被房子毀掉夢想。
你可以在公司辦公室邊上合租一個12平方米的單間,若是在乎隱私,也可以單獨租一間8平方米的隔間——若是收入夠高,也可以一個人租16平方米。若受不了被房東逼著搬家的痛苦,好呀,那就買房吧。買不起北上廣深的,可以買周邊的。
廊坊、昆山、佛山、惠州……只要地鐵能夠到達的地方都可以選擇。再不濟,還可以買更遠一點的高鐵沿線。在高鐵30分鐘可以到達的車站附近,買一套比商品房便宜幾倍的農民房,或者叫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不許買賣!法律不允許!
So what? 你就跟屋主簽訂長租合同吧,比如租期70年。太長的話就先租十年,這些農村房房租真的非常便宜。
周一到周四晚上,你住公司邊上的小間出租房,上班走路三分鐘,比那些擠地鐵上班的有房一族同事節省一小時。
周末回到自己的家。早起,劈柴,割草,在家里養兔子,面朝田野,聞稻花清香,伴蛙鳴入睡。
有人說,高房價毀滅的不僅僅是年輕人,父母養老的錢,看病的錢,更多受教育的機會,本來可以用于投資和創業的資金,都因為高房價而葬送。
你若與他們一樣想,你也會被葬送。但是你可以與眾不同。你可以用自己的錢為自己提供住所,而不是耗光父母的積蓄,背負一生心債。你可以找到那些欣賞你的與眾不同而愛你的人。
別人以磨滅夢想、健康、自由為代價,換取拿來炫耀的房子和車子。而你可以炫耀你的夢想。他們一輩子掙的錢都捐獻給房企和銀行,而你在用你的錢積累,投資,創業。
6、毀掉你的不是高房價,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有錢買一線城市的房子,那是一種投資,并不是奢侈浪費。在房價飛漲的年代,投資房子比創業好。如果你有錢,不妨多買幾套。如果你能借到錢,也不妨賭一把。畢竟一線城市的房地產賭輸的可能性很小。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的錢還沒有積累到可以投資一線城市房子的地步。當你購買房子,你就是把自己背上債務,讓家人背上債務,你和你的父母,都因此失去了投資其他地方的機會。
當手中沒有足夠現金,你會怎樣?
“
你會失去精神安全感,生活充滿焦慮。可支配的現金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一點困境就能逼得你無計可施,你承擔風險的能力變低,你不敢去嘗試做你想做的,時間久了,你會失去創業的激情和勇氣,失去想象力,而且一去不復返。
財務困境會讓你經常因為無法按時還錢而失信。別人會不敢借錢給你,并且不再相信你。這讓你失去各種合作機會,失去貴人相助。
社交場合經常因為沒錢而尷尬 ,你因此會有社交恐懼,而失去結交朋友的機會,更失去合作創業的機會。
長期困窘的生活,會改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變得卑微猥瑣。人到了中年,就該為自己的相貌氣質負責。別人會根據你的精神氣質判斷你是否適合擔任某種職位,或者你是否具備某種能力。
你會錯過很多教育和培訓的機會,舍不得參加需要付費的培訓,舍不得用付費而給自己帶來高效的工具。生活變得沒有效率,個人素質得不到提高。
你無法張揚你的個性。你不敢辭職,即使承受極大的痛苦和羞辱。你害怕一旦離開工作,交不出按揭,房子就被銀行收走。
你不敢去任何一個有挑戰性的公司,不敢面對新興行業。你只敢去那些眼看著不容易倒閉的公司,或者公務員之類的穩定職業。
你會為自己被BAT或五百強之類的大公司錄取而驚喜,這意味著你有了穩定的工作和足夠的收入,雖然你在大公司的角色僅僅是流水線上的一個螺絲釘,沒有任何發揮創造力和天賦的空間。長期以往,你會越來越循規蹈矩,適應大公司的procedure,以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上升為目標,而不是以創造出某種獨特的產品而改變這個社會為夢想。
”
很多名校畢業的人,會到這些大公司工作。他們在中學時就規劃自己的人生軌跡,要考什么大學,去哪個國家留學,到哪類行業就職。他們到大學二年級就為未來的雇主所需要的內容打造自己的知識結構。他們一畢業就給自己制定人生計劃,什么時候要升到什么職位,什么年齡買房,什么年齡結婚生孩子。
他們的人生是如此的有計劃,所以他們既不可能特立獨行,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創業者。
而你,可能是一個天生有激情的人。被激情充盈的感覺,正如武俠小說中的真氣充盈,讓你發脹,讓你覺得全身都被鼓蕩,有無數的力量要釋放出來。
有一種體驗,叫巔峰體驗。你體驗過一次,就會要第二次。你會越來越上癮。
當巔峰體驗來到的時候,你會不會忍心把它扼殺在激蕩狀態,提醒自己每月要交一萬房貸,決不能意氣用事?
毀掉你的不是高房價,不是任何社會規范,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