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消息傳出,北京市政府有意對通州區的商住公寓、商業及寫字樓類物業進行限購限貸。具體來看,限購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調整信貸政策
通州行政區劃內的商業、辦公、商住公寓類物業的貸款首付比例、貸款利率將進行一定的調整;
2 限定資格
或仍將從社保、個稅連續繳納的年限等方面對購房者的資格進行限制。
3 散售限制
據傳,通州區寫字樓的面積或將以半層起售,而商業銷售面積則可能以一個政府設定的最小面積為起點。
限購可能性有多大
實際上,從去年通州住宅限購開始,通州商住也將限購的消息就不時飄來,但最終都未成形。此次,傳聞會最終變真嗎?
首先,商辦是為了吸引產業。早前,曾有業內人士對鳳凰房產透露,通州之所以有大量綜合性地塊,是政府處于引入產業的考慮。但目前,開發商為了加快回款紛紛把商辦打散成小面積售賣,這顯然不符合政府的本意。
也就是說,政府早就對商辦物業動了限購的心思,但之所以一直沒動手,或許是在觀察住宅限購之后的市場反應。
第二,從市場層面來看,3月份北京商住類的成交量已經超過了住宅,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于通州。我愛我家的市場監測顯示,2016年3月,通州區共成交商住房1272套,環比2月上漲317.1%;同比去年三月漲幅高達1432.5%。
在定位為行政副中心,通州樓市也迎來了史上最嚴的限購。無奈之下,大量的剛需和投資需求均涌入了商住市場,其價格也是“日新月異”。目前,運河核心區的產品普遍進入4萬+的新高度。
量價齊飛的結局便是政府的限購,此前的深圳與上海便是最好的例證。
由此來看,通州商住限購限貸或許已是大概率事件,而據其他媒體報道,執行時間或許是在五一之后。
關于通州商住限購的傳言分別在去年8月份和今年1月份都有小股釋放,但最終都沒有成為現實。但這次消息傳出可信度非常高,而且近期頒布的概率很大。
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已經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證明:傳言最終都會變為預言。
那如果一切變為現實,市場又會呈現什么變化呢?
1、通州核心區的商住成交會暫時平靜下來,但價格不會跌。
2、通州非核心的商住項目會被誤傷,其實溫榆河、臺湖、馬駒橋等片區的價格比較合理,并不該被“一刀切”,但為了大局只能“忍了”。
3、一部分商住投資需求會外溢至其他熱點區域,如:大興、門頭溝等。
假使這事跟你有關,只需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即可。